“神九”西南铝部件关键技术人物:阙基容

2012年06月18日 11:20 4698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1988年7月,阙基容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机械系,来到中铝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锻造厂工作。20多年来,她以一名女科技工作者对事业的不懈追求和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拼搏进取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巾帼奖”,“全国三八红旗手”、重庆市“劳动模范”、2009年度重庆市争光贡献奖提名奖、重庆市“十大杰出女职工”、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今年,她又以出色的业绩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现任西南铝锻造厂技术副厂长。
  刻苦钻研成技术能手
  初见阙基容,这个女子给人的印象是恬淡、柔弱、优雅的。就是这样一个女子,从学校毕业后却分配到了一个男人扎堆的地方,并以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实际才干成了其中的佼佼者。
  跟所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女性一样,阙基容不甘平庸、渴望人生有所作为。从走进工厂的那天起,阙基容就贯注热忱,在求索与汗水中跋涉,走上了以创新求作为之路,开始了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的艰辛跋涉。阙基容所从事的专业、所涉及的技术开发项目,都存在技术难度大、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需要有丰富的铝加工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完成。而阙基容在大学学的机械制造专业,与所从事的专业差异太大。面临专业理论知识缺乏、毫无实际经验双重压力,一贯好强的阙基容“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为了尽快掌握模压技术,外表文弱而内心坚强的她,时常泡在生产现场,密切注视每一个生产环节、不同合金的加热温度、模锻次数、修伤量,记录每个产品的工艺流程和生产特点,虚心地向工人师傅们学习,向同事们请教,做一个有心人。每逢遇到问题,她都要仔细琢磨,查找可能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在完成一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时,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可借鉴,对该材料的锻造特性认识为零。为了把握数据的真实性,研制过程中,所有的工序、环节阙基容都亲自参与,同工人师傅们一道钻进高温时效炉中检查产品的摆放,监控温度的电热偶的联接情况。有时还要在高达400多度的模具前观察产品表面的裂纹情况,工作服被汗水浸湿后又烤干,烤干后又浸湿,有几次衣服被灼热的高温烤黄也浑然不知。那段日子,阙基容整天满脑子是工艺参数,成天冥思苦想试验中的细节,分析各种数据,有几次回家竟走错了家门。就这样,凭着倔犟的钻劲和坚忍不拔的韧劲,在不断探索中总结经验、在不断学习中丰富自我、在不断实践中增长才干,阙基容掌握了一手过硬的技术,很快便由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工程师。
  科技攻关带头人
  锻造厂主要是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服务。作为工程技术员,阙基容不怕困难,勇当科技攻关的带头人,奋力打拼在生产一线,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航天、航空、军用、民用等“高、精、尖”产品的开发研制生产中,积极开展新产品开发、质量攻关、技术攻关、技术革新,不断优化工艺,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生产难题,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科研任务,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了巨额财富,为国家航天航空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承担的“神舟五号、六号”宇宙飞船多项锻件产品以及飞船重要关健结构受力件的研制任务中,为了研制出合格的产品,攻克技术难关,她和同事们总是时时泡在生产现场,早上7:30上班,晚上12点下班。经过不懈努力,摸索出一套实现均匀变形的锻造新工艺,研制的锻件各项技术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其实物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实现中华民族“飞天梦想”和“登月”工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试制“亚洲第一环”工作中,她总是亲力亲为,以身作则,先后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完成开发了“环拔”、“锻轧”新工艺,突破了设备极限和工艺技术的难关,试制出了亚洲第一环φ5340环件,φ4680超扁平环、最大重量达5吨的特大型自由锻件、长度达19米的型材,形成了工厂专有核心技术。尤其是φ5340环件的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工艺技术创新6项,交付航天一院合格环件,为我国新一代大运载火箭提供了关键部件。近10年来阙基容参与完成的12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多项填补了国内生产空白,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三项分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其中一项同时获得全国总工会、科学技术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颁发的全国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这一研制成果当年为工厂创造销售收入889万元。近五年来,她组织完成模锻件新产品试制1260项、完成新产品合同5530吨、完成型号工程21项和300多项国防军工重点模锻产品的研制和试制任务,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提供了上万个规格的高、精、尖锻件,创产值逾亿元。她撰写《Nb-Ti-Si三元系1173K等温截面的测定》被《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杂志录用,撰写的《铝合金筒体锻件芯轴拔长工艺及生产特点》被《铝加工》杂志采用。其先进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受到国内外铝加工行业的关注。
  严把“质量关”
  阙基容对质量的要求达到了“苛刻”的地步。因为她知道,作为主要生产军工产品的企业,质量不能有半点闪失,生产的产品必须100%达到质量要求。
  为了产品质量的提高,她经常深入班组、生产现场指导职工的生产技术,查看工序质量,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在模压车间她坚持利用生产设备检修的时间对车间职工进行岗位技能培训,组织实施了锻压中级工、高级工、铝合金热处理中级工的实作技能教学培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她还从质量工作的薄弱环节入手,为职工上质量课,和职工一道分析质量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职工的质量意识,为工厂顺利通过波音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的评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她积极参与模锻件产品技术标准的制订和工厂工艺操作规程、质量手册的修订工作。在大锻环、铝锂合金产品、反挤压管、××机匣等难干产品中,她经常跟班作业,总结第一手资料,及时指导一线职工处理生产难题,有效地保证了产品质量。在生产波音锻件时,上百个料她要一个一个地反复检查几遍,一天下来,常常累得腰酸背痛,连皮鞋也被汗水浸泡湿透。在阙基容的努力下,模锻件的产品质量得到了很大提高,近五年成品率上升了3.5%。
  长期不知疲倦的工作,无私的奉献,使阙基容积劳成疾。她常带病工作却毫无怨言,有时太累了,坐在下班车上就不知不觉睡着了。对工作,阙基容无愧于心,她做到了最好;对家人,对孩子,阙基容却常常觉得内疚自责。但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为了企业更加美好的明天,阙基容无怨无悔。作为一名知识型创新型的时代新女性,她还将在科技创新路上继续跋涉,在中铝公司“深化改革增活力,调整结构促发展”中再立新功,在“五个重庆”建设中大展身手,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顽强拼搏,勇当排头兵,争做急先锋,榜样于职工,表率于工作,为祖国航空航天和国防建设事业发展再立新功,在创新中锻造人生的新辉煌。

责任编辑: 四笔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bekwa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