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铝工业通过自主创新带来的思考

2012年10月11日 16:51 11229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延伸阅读

  科技支撑铝工业升级关键词解读
  构建煤电铝一体化创新体系
  近年来,省科技厅根据全省“四个一体化”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大力推动煤电铝一体化产业创新及服务平台、人才队伍和创新环境建设。布局构建了“国家铝镁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研发平台和“贵州省铝电解碳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创新平台,4个国家级、省级研发及成果转化平台互为补充,基本覆盖了我省煤电铝领域的技术研发方向,有效提升了四个一体化产业的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能力;建设了“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士工作站”平台和“贵州省耐热高强韧铝合金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铝镁电解装备产学研创新联盟”和“贵州省科创新材料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在煤电铝一体化领域构建了相对完整的创新体系。有效整合资源,争取国家支持和安排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8413万元,在节能减排和新产品开发方面攻克了一批共性关键关联技术,有效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技术路线图高效配置创新资源
  省科技厅目前正牵头组织开展《贵州省铝产业技术路线图》的编制,引导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中介机构围绕产业发展方向和技术路线,加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产业化,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创新效能。

  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聚集
  目前,我省在铝及铝加工领域已建有贵阳、遵义新材料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园区(基地)建设,促进企业、技术和人才聚集,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推动铝及铝加工产业集群化发展。

  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创新能力
  省科技厅充分整合科技资源,围绕铝及铝加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科技需求,争取国家支持启动建设“国家铝镁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布局建设了“贵州省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三个工程技术中心,建设了“贵州省材料结构与强度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基本覆盖了我省铝及铝加工领域的技术研发方向,有效提升了铝及铝加工产业的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能力。

  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
  省科技厅围绕铝及铝加工产业发展,建立健全结构合理、门类齐全、机制灵活、动作规范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铝及铝加工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功能。目前,我省拥有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92家(其中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7家)、孵化器9家(其中国家级2家)、大学科技园2家。能够为铝及铝加工产业的科技发展提供资料检索、技术咨询、检测、信息、金融等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

  加快培养铝工业创新人才团队
  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等创新平台,凝聚人才、培养人才,以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引进和培养了一批服务于铝及铝加工产业发展的人才团队;搭建了“铝镁电解装备产学研创新联盟”、“贵州省耐热高强韧铝合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院士工作站引进院士及其团队到贵州开展研究及指导工作。为铝及铝加工产业科技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关键技术研发引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省科技厅围绕铝及铝加工产业发展的科技需求,争取国家支持和安排省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共8413万元,支持企业的节能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开发,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造了一批知名产品和品牌,提升了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

[1] [2] [3] [4] [5]

责任编辑:安子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bekwa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