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逐梦路
记西南铝2014年度青年科技(管理)之星张亢
2015年05月21日 9:12 4213次浏览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报 分类: 铝资讯
5月8日下午,笔者在西南铝业有限公司压延厂厚板制造部见到了张亢。摘掉安全帽,这个31岁的年轻小伙子脸上略显一丝疲态。“最近忙着2号辊底炉改造的事,我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休息了!”
作为西南铝2014年度的青年科技(管理)之星,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厚板制造部的副主任,张亢用实践走出了一条青春逐梦路。
小荷,初露尖尖角
2006年,22岁的张亢从重庆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毕业到西南铝压延厂工作。实习期间,张亢先后在机械车间、气垫炉车间、4300mm项目组等进行了学习和实践。勤学善思、科班出身的张亢把压延厂的整个设备摸了个遍,很快就能独立解决一些设备难题了。“这小伙子不仅吃得苦,而且特别善于思考和学习,做事情条理清晰,有主见有毅力!”提起张亢,带过他的师傅都竖起了大拇指。
2009年,压延厂启动了4300mm项目建设,张亢全面系统地参与了4300mm轧机项目的安装调试工作。在项目建设的一年多时间里,张亢积极和设计方和安装方沟通交流,努力钻研新设备,认真把好设备安装管,对设备安装过程中每一个关键环节都认真对待,对每一个关键参数都认真核实,对每一处临时改动都反复推敲。一次,张亢发现120mm液压剪的液压系统有一处设计不合理,容易导致设备故障。张亢经过反复思考和推敲,向设计方提出了改进建议,得到了该项目主设计师的充分肯定。
工作中,张亢深挖设备潜能,努力探索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方法。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张亢先后主持完成了多项技术改造革新,解决了设备瓶颈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我觉得从事设备维护工作,除了要不怕吃苦,更重要的是要有实干精神。心态很重要,要真正沉下去,踏踏实实地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技术来不得半点马虎,必须用严谨的数据来说话。”当谈到多年工作的感悟时,张亢说。
创新,打造高效团队
2012年,由于出色的工作业绩,张亢被提拔为压延厂厚板制造部的副主任。如何打造一支技术过硬,敢于攻坚的高效率设备维护团队,发挥出设备维护队伍的最大效能,这个善于思考的小伙子又在细化设备管理体系、强化设备队伍建设上下起了功夫。
张亢制定了新的点巡检流程与标准,使点巡检的路线,需要点巡检的部位及对具体情况的判断都有了统一的要求,实现了点巡检的量化管理。通过制定常见设备故障检修流程与标准,让检修工作有了“说明书”,使得检修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简单明了有步骤,有效改善了以往检修中依靠人员自身经验,造成维护质量不稳定,“徒弟”过多依赖“师傅”等现象。他还结合经济责任制,对备品备件的管理及故障统计分析等进行了规范和标准,使厚板制造部的设备维护工作逐步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2014年,厚板制造部的设备维护工作紧紧围绕“点检定修”进行,点巡检成果斐然,突发性故障大大降低,设备维修效率和质量大幅提高。
奉献,无悔的青春
“干我们这行的,其实压力真挺大的。设备一旦出现了故障,必须尽快解决,不然就会影响生产。而且工作特没规律,加班加点也是工作常态!”张亢坦言。
最近忙着12000吨拉伸机检修和2号辊底炉改造,张亢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休息了。不仅周末得加班守在现场,有时晚上回到家,洗漱完毕刚躺在床上,厂里的电话就来了。“没办法,搞设备的就是这样,只要出现故障,不管白天黑夜,都得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处理!而且整天脑子里琢磨的都是设备,晚上时常做梦也梦见在解决设备问题。也算体会到了什么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张亢说。
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工科男,做事有计划、有条理、有目标,头脑清晰,逻辑思维能力强是同事们给他的评价。从小学到大学,张亢就习惯了制作每个阶段的学习计划表,如今,这个好习惯也被带到了工作中。每天早上一上班,张亢就会换上工作服,再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根据当天的工作计划来安排工作。下班后,他会写个简单的日总结,重点对需要处理解决的一些问题做个标注,再写上明天的工作计划。“从这些小细节,其实就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做事很认真负责的人。目标明确,持之以恒,真的很值得我们学习!”同事任晓东佩服地说。
从厚板制造部厂房从头到尾距离约400米,张亢掐指算了算,每天他在制造部现场走过的路程至少有十多公里。忙起来的时候,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由于在现场站立的时间太长,年纪轻轻的张亢有了膝盖痛的毛病。前段时间痛得实在受不了了,他才去医院看了看。医生嘱咐他要少站多休息。可一忙起来,他就把医生的话抛到了九霄云外。
“我喜欢我的工作,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厚板制造部的设备维护工作做得更好。不管多累多辛苦,对我而言,只要无愧于心,就是我最大的幸福。”采访快结束时,张亢表示。(彭英)
责任编辑:李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bekwa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