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储持续发酵 稀土价格反弹

2016年05月10日 9:47 5897次浏览 来源:   分类: 稀土   作者:

  2016年的稀土市场并未如往年一样,在春节期间出现采购、反弹等情况,低迷的行情一直持续到3月底。2016年3月底,商业收储的消息让稀土市场出现了“转机”,2016年3月30日,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组织召开了稀土企业商业储备动员大会。会议明确了稀土商业储备的原则、配套措施、实施主体、运行模式、具体方案和进程,由稀土企业集团自发开展的稀土商业储备也正式启动。
  据了解,此次商业储备分三批次进行,第一批商业收储共计1300吨,氧化钇、氧化铒分别为1000吨和300吨,要求4月15日前收储完毕。4月28日,国家发改委再次组织六大稀土集团召开收储会议,落实第二批商业收储事项,第二批商业收储共计1600吨,氧化镨钕、氧化镝、氧化铽、氧化铕分别收储1250吨、250吨、46吨、54吨,要求在5月31日前收储完毕。第三批2600吨将于8月31日前收储完毕。另外,也有消息称,与商业储备对应的还会有一次国家收储,计划收储总量为15500吨,由于国储的价格会向六大集团招标,最终能否成功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具体何时进行还没有最终确定。
  受此影响,稀土市场打破了连续几个月的沉寂,开始变得异常活跃,市场上询价增多,部分产品的报价也开始不断攀升,从4月中旬开始,北方稀土集团率先提高氧化镧的报价至1.28万元/吨,而此时南方市场氧化镧的报价仍低于1万元/吨。随后,氧化钕、氧化镨钕、氧化钬、氧化镝和氧化铽等产品的价格也不断上涨,其中以氧化铽的涨幅最大达到10.9%,氧化钕、氧化镨钕、氧化钬和氧化镝的涨幅也分别达到了2.4%、3.1%、8.3%和6.7%,相应金属和合金的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反弹。而镧、铈、钇、铕、铒等产品的价格则一直处在低位徘徊,但也已经止跌,不再继续下滑。虽然部分产品的价格已经上涨,但是下游企业对此反应并不积极,没有采购意愿,多数厂家保持观望态度,主要是5月份下游生产企业的订单状况并未出现明显的向好。目前,市场上主要是以贸易商的询价为主,真正成交量也并不大。
  本轮稀土产品价格的反弹比较虚,缺乏下游实体企业采购的有效支撑,到底能上涨到什么时候,业内的看法也并不一致,稀土生产企业在抱有积极预期的同时,更多的还是持谨慎态度,对后市并不乐观。在经济增速不断放缓的大背景下,稀土行业的下游需求也较难出现大幅的增长,在没有需求支撑的情况下,价格的反弹程度还是取决于国储能否顺利实施。
  4月21日,工信部对新修订的《稀土行业规范条件(2016年本)》和《稀土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中对稀土项目的设立和布局、生产规模、工艺和装备、能源消耗、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产品质量以及安全生产、职业病危害防治、消防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了细化和修订。
  在项目的设立和布局方面,意见稿提出:第一,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项目应符合国家资源、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节能管理等法律、法规要求,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发展规划要求,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矿产资源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安全生产规划等要求。第二,开采稀土矿产资源,应依法取得采矿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矿山企业应严格按照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和开采计划进行开采,严禁无证、越界开采和超总量控制指标开采,严禁选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采选矿工艺。第三,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投资项目应按照《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的规定,经核准后方可建设生产。
  在生产规模、工艺和装备方面,意见稿删去了原准入条件中关于“稀土金属冶炼企业生产规模应不低于2000吨/年(实物量)”的规定,其他规定未变。删去了原准入条件中“稀土金属冶炼项目,不得采用湿法生产电解用氟化稀土生产工艺、稀土氯化物电解制备金属工艺。采用氟化物熔盐电解体系的,合成氟化稀土须配有完备的含氟废水、含氟废气处理装置,含氟废渣须专门处理,不得随其他工业废渣排放”的规定,增加了“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企业选用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经济高效的清洁生产工艺,推广使用《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的成熟技术。不得使用《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高能耗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中规定应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生产落后产品”的规定。
  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意见稿有多处比原准入条件规定的明显更高,一般矿石的选矿回收率达到75%以上(含,下同),低品位、难选冶稀土矿石选矿回收率达到65%以上,而原准入条件规定的指标分别是72%、60%。将原准入条件的5条规定增加到7条。意见稿提出,要落实规划环评,在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以及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中划定的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内,禁止新建、扩建稀土矿山开发、冶炼分离项目。另外有消息称,6月份《稀有金属管理条例》可能会出台征求意见稿。
  不论出台多少政策和文件,当务之急,主要应该还是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根据计划到6月底,六大稀土集团都将整合完成,在未来六大集团的主导下,更应该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各项环保标准,同时加大力度进行稀土深加工产品的研发,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竞争力,才可点“土成金”。

责任编辑:周大伟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bekwa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