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铝股份河南分公司氧化铝厂四月矿耗创五年来最低水平

2016年05月27日 9:0 6140次浏览 来源:   分类: 铝资讯   作者:

        日前,从中铝股份河南分公司氧化铝厂获悉,今年四月份,该厂矿石消耗比去年同期下降约8%,达到五年来最低水平。该厂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氧化铝生产成本构成中,矿石消耗比重超过35%,因此,矿石消耗的降低为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降本增效起到了关键作用。
       注重精细管理,严把矿石质量关是该厂实现矿石降耗的第一步。在该厂配料车间原矿槽现场,氧化铝厂质检班主管雷斌介绍说,质检班本着精细管理、延伸管理的工作思路,每天与供矿部门沟通,及时了解供矿计划,并根据系统指标的变化提出供矿要求;同时扩大对微量元素的监控范围,监控的微量元素从过去的三种增加到五种,这些举措有效减少了微量元素对氧化铝生产的不利影响。
       而为了保证生产系统中物料成分处于正常状态,该班组质检员常年保持待命状态,每有异常情况,他们都会赶到数十里外的矿区进行矿点采样,然后再回厂里进行分析。
       质检班还主动服务车间,定期对原矿槽、碎矿堆场的矿石取样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生产车间,以便车间合理使用矿石,确保入磨矿石铝硅比的稳定。
       此外,就氧化铝生产而言,矿浆铝硅比的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稳定的铝硅比可以提高溶出效率、减少矿石和碱的浪费,同时也有利于系统指标的优化。
       该厂配料车间副主任任福介绍说,为了稳定矿浆铝硅比,最大限度地减少铝硅比差值,配料车间一方面加强了对堆料机、取料机的维护,确保堆料机和取料机双开,做到平铺竖取,杜绝物料直接进入流程;另一方面还积极开展了提高堆料机产能劳动竞赛,该车间规定,以每轮班堆料3000吨为基数,每超产100吨奖励100元,这有效提升了轮班员工堆料的积极性;再就是开展“小改小革”,车间员工对振动筛进行改造,使得矿石粒度合格率大大提高,磨机产能也由原来的155吨/小时提高到160吨/小时,为矿浆的持续稳定供应创造了条件。
       通过这些措施,4月份铝硅比差值合格率从以往约35%大幅跃升到了86%,为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矿耗的降低奠定了基础。
       除了矿石本身,关键设备及主要流程的指标也极为重要。对于氧化铝生产,管道化溶出是其核心,机组运行质量对矿耗具有重要影响。多年的生产实践使管道化车间充分认识到,提高管道化运转率的关键在于隔膜泵的持续稳定运行。
       为了确保机组长周期稳定运行,减少非计划停车,该厂管道化车间下大力气对重点设备隔膜泵进行了检修与监控——针对隔膜泵大盖垫子泄露问题,确立了大盖及腔体备件尽量采取机加工、严格落实垫子使用周期等措施。同时从监控油质入手,定期更换推进液油并根据情况实施过滤。
       管道化车间还成立了专业小组,坚持以“班检查、日整改、周改进”的方式确保现场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他们将专业点检与日常检查有机结合,及时发现了多个设备隐患并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进行了及时处理,保证了重点设备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也为管道化系统指标的优化创造了条件。
       除了这些环节的重点保障,氧化铝厂沉降车间也以稳定沉降槽操作、提高洗涤效率和降低水解为控制重点,切实保障了矿耗的有效降低。
       首先是强化岗位操作,保持高清液层操作,使三沉降、新系统各台沉降槽清液层控制在优化状态的层高,避免出现间断波动,以稳定的槽况促进指标优化。
       其次,该车间加强了与调度台、管道化车间的沟通与联系,稳定向热水槽输送K7水及乏汽回收水,确保热水温度稳定在95摄氏度以上,以热水温度的升高带动洗涤槽温度升高,进而降低水解损失。
       另外,沉降车间严格非生产用水管理,坚持“干法”打扫卫生,减少进入沉降系统的外来液量,同时全力治理跑冒滴漏现象,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水量,尽可能使后段加上水,降低沉降末次原液碳碱比,减少进入系统的低温物料。
       该车间还根据沉降槽的温度、泥层、底流流量等参数变化及时调整沉降条件,确保粗液与赤泥的有效分离,降低水解损失。
      在此基础上,中铝股份河南分公司氧化铝厂将继续严格落实“党员身边无缺陷、党员身边安全最保障、党员身边成本最低、党员身边最廉洁”工作要求,持续推行精益生产,强化点样考核,持续提高基础管理水平,以确保降本增效不断取得新成绩。(

责任编辑:李卓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bekwa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