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领跑者”计划再升级

2017年01月05日 9:25 2543次浏览 来源:   分类: 光伏   作者:

  2017年元月伊始,光伏行业迎来重磅消息。权威媒体报道,为促进先进光伏技术产品应用和产业升级,国家能源局将在现有“领跑者”基础上推出升级版的“领跑者”计划(又称超级“领跑者”),把已经过专业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认证的、虽已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但目前产能尚未释放的先进技术作为国家政策的重点扶持对象,超级“领跑者”计划的顺利实施将成为未来中国光伏市场变革的“驱动器”。
  当前,我国光伏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创新活跃期、技术突破期和市场转折期,光伏制造业规模不断发展、市场形态渐趋成熟,随着产业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领跑者”计划应运而生。国家能源局发起的“领跑者”计划迄今已走过两届招标,在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的参与性、促进我国先进光伏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同时,也推动了整个产业链制造水平的提升;其作用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仍有一些地方亟待完善。
  由于光伏“领跑者”示范基地招商时对电价设置的权重较高,导致业内竞价之风愈演愈烈。光伏电站招标的报价被迫屡创新低,而一些前瞻性先进技术却因当下成本太高而被迫出局。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中国的光伏电站价格“4”时代的步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对光伏电站竞价血拼感到力不从心。
  根据国家能源局要求,光伏“领跑者”基地采用的电池组件等主要光伏产品须符合光伏“领跑者”先进技术产品指标,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分别要求达到16.5%和17%以上。在2016年的5.5吉瓦“领跑者”计划中,实行了技术先进加分政策,各家投标企业纷纷拿出最高水准的产品配备投标方案,组件采用PERC技术,给光伏行业带来一股新风气。
  2016年以来,高效产品带来的电力成本优势被越发认可,市场占比持续上扬。突然刮起的替代风波在行业引起不小议论,大多被认定是供求关系引发价格上涨的原因;竞价上网对成本的压力,使得一些企业萌生了替换关键部分的想法。且不论此举是否会让项目与当初设定背道而驰、失去“领跑”示范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如若替代行为被默许,将导致更为严重的信任危机。
  在光伏“领跑者”基地招标中,企业为了体现投标方案的先进性、获得较高的技术先进性得分,多以更高转换效率的PERC组件制定建设方案,并最终在竞争中胜出。如果在企业中标拿到项目后允许其用其他产品替换,则使得“领跑者”基地招标失去公平性,对其他参与投标未中标的企业来说极不公平,恐将引发行业质疑。另外,大部分“领跑者”中标单位也完成了组件招标,随意替换违背契约精神,更将严重影响行业市场秩序,引发混乱。
  2016年,“领跑者”计划招标过程中,光伏上网电价不断被拉低,最终内蒙古乌海项目中标最低价为0.45元/千瓦时,仅为国家2016年在该地区光伏标杆电价的56%。光伏“领跑者”计划引领的光伏上网电价迅速降低,一方面推动了整个光伏平价上网的进程,让行业能够尽快脱离补贴困扰;另一方面,光伏上网电价非理性下降也引起了业内外的质疑。
  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亏损,此前部分企业已经明确表示将中标“领跑者”基地项目相关设备的采购延后至2017年中期,以等待设备价格有所下降。可以预料的是,虽然未来半年,光伏发电设备价格依然会有所降低,但依然难以达到部分超低上网电价中标企业的预期。巨大的压力使其不得不在降低质量,压缩成本方面进行考量。如果说在政策允许的范围,采用适当延后开工时间、集中采购等方法来降低成本是企业可选的经营策略,那么近期爆出的更改技术方案,用低效率产品替换高效产品则值得主管部门和行业警惕。
  有业内专家建议,对于2016年已经招标确定的“领跑者”示范基地项目,各地主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要求企业应按照约定的电价和标准开工建设,项目投产后应委托权威机构开展竣工验收工作,尤其是不能对已经确定的技术方案更改开绿灯。
  近日,新的光伏电价出台,文件提出2017年1月1日之后,一至三类资源区新建光伏电站的标杆上网电价分别调整为0.65元/千瓦时、0.75元/千瓦时、0.85元/千瓦时。尽管上网电价存在一定幅度降低,仍然大幅高于领跑者招标电价,对于领跑者项目来说将不受电价调整6·30节点影响。另外,2017年部分主流组件厂商的高效产能将会逐渐投产,尤其第三季度PERC产能将极大释放,或将极大缓解高效组件的供应状况,“领跑者”高档位组件供应将不存在问题,“领跑者”项目设备供应可更多考虑往第三季度转移。考虑到电价下调时间节点与“领跑者”供货周期,相关主管部门也可考虑适当放宽“领跑者”基地完工并网期限,缓解企业压力。
  据了解,紧锣密鼓推进的“超级领跑者”基地计划重在“择优”而非“竞价”,第一步不将电价作为竞标重点,而是实现先进技术的规模应用,这将避免“价格大战”现象对光伏先进技术推广带来的困扰,新一代“领跑者”是国家能源局在现有“领跑者”基础上对计划进行的再升级,它将更加注重技术先进性和转换效率的提升,通过对“领跑者”入围门槛的提高,遴选出那些应用前景广阔、符合光伏未来发展方向的前瞻性新技术及企业做重点支持,从而为下一代光伏技术找到突破口。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缺少对先进技术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导致市场难以甄别出某项技术是否属于先进技术,这严重阻碍了“超级领跑者”基地计划的实施。
  一般认为,影响电力成本的因素主要有四大方面:初始投资、发电量、系统效率和融资成本等,除融资成本这一因素外,其他都和技术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从光伏设备和系统两个层面来看,影响电力成本的因素包括,光伏设备,包括设备效率、可靠性、环境适配性、生产效率和原材料消耗等;光伏系统,包括系统效率、可靠性、控制水平、土地利用率、应用场合适用性等。
  “领跑者”计划推出的宗旨,是为先进技术产品应用提供平台,引导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技术进步,以实现度电成本大幅下降、和传统能源相比富有竞争力的最终目的。

责任编辑:淮金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请登录中国有色网:www.bekwai.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国有色网声明:本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
凡注明文章来源为“中国有色金属报”或 “中国有色网”的文章,均为中国有色网原创或者是合作机构授权同意发布的文章。
如需转载,转载方必须与中国有色网( 邮件:cnmn@cnmn.com.cn 或 电话:010-63971479)联系,签署授权协议,取得转载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有色网或非中国有色金属报)”的文章,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若据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读者自负,中国有色网概不负任何责任。